工作总结

肥城市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仅供参考)

时间:2023-09-16 08:00:32  来源:网友投稿

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一、2012年工作回顾过去的一年,面对宏观经济持续下行的巨大压力,在市委的坚强领导和市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肥城市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仅供参考),供大家参考。

肥城市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仅供参考)



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2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面对宏观经济持续下行的巨大压力,在市委的坚强领导和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紧紧依靠全市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实干,攻坚克难,主要经济指标实现逆势增长,关键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晋位升级。

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2012年,完成生产总值619亿元,比上年增长11%;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87亿元,增长21%;实现地方财政收入31.87亿元,增长16.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4亿元,增长15.1%;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314.5亿元、212.02亿元,分别比年初增加54.84亿元和29.7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88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421元,分别增长14.6%12.5%。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和最具投资潜力百强中位次继续前移,分列第44位和19位,比上年提高1个和5个位次;首次入选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县级城市30强,列第29位。在全省县域经济三年考核中,综合实力、跨越发展、“两个同步”三项评价指标均居泰安市首位,其中跨越发展前移2个位次,是泰安市唯一位次前移的县市区。先后荣获全国绿化先进集体、粮食生产先进县、中华宝钢环境奖、教育“两基”工作先进地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示范县、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先进单位,全省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先进市、学前教育先进市等20多项国家和省级荣誉称号,被列为全国第三批发展改革试点市、全国高效节水灌溉试点县。

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取得新成效。市镇两级精心策划项目87个,在桃花节、金秋品桃节、有机农产品博览会上集中推介招商。加强镇街区招商机构建设,择优选用150多名专业招商人员。成功引进中节能环保集团、京粮集团、天津渤化集团、红星美凯龙集团、山水集团、润峰集团等央企、500强民企,在招大引强上实现突破。全年引进投资3000万元以上项目207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86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83亿元,增长21%。全年实际利用外资3024万美元,完成进出口总额5.2亿美元。对上争取到位无偿资金14.4亿元,增长39.5%。成功发行9亿元城市投资债券。完善联合预审推进机制,严把项目入口关、布局关,全市89%的过亿元项目集聚园区。建立指挥部工作机制和领导包保重点项目制度。农历正月初八和9月初两次集中开工项目51个,总投资277.6亿元。全年共铺开实施投资过亿元项目128个,计划总投资617.4亿元,当年完成投资175亿元,恒基新材料一期、金城重工、德方纳米动力电池等60个重点项目竣工投产。在年底泰安市项目观摩评比中,成绩居县市区第一名。加快“两带三区四园”建设,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年”活动,建成园区道路40.6公里,绿化36.3万平方米,铺设各类配套管线217公里,园区承载能力逐步提高。调整市新兴产业园区管理体制,与仪阳镇合署办公,推进速度明显加快。

转型升级迈出新步伐。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6.75736.3。农业特色优势更加彰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加速推进,会展中心投入使用,智能温室建成运营,成功举办第七届国际有机农产品博览会。新增有机蔬菜标准化基地32个、2.2万亩。加快基本农田示范区建设,完成土地综合整治6.8万亩。被评为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成全国最大的枫叶鸭繁育基地、全省最大的奶牛养殖场澳亚牧场,全市规模饲养比重提高到75%。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15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608家。流转土地16.5万亩。新发展各类经济林2.87万亩、速生丰产林5342亩,植树造林5.4万亩。实施引汶调水一期工程,向尚庄炉水库调水500万立方。投资4600多万元的群将湖供水泵站及配套设施基本完工。规划现代农机产业园,全市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4%。工业产业素质逐步提升。启动实施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植壮大“两大工程”,按照“九个一”的标准要求,集中推进工程机械及汽车配件、玻纤制品、盐化工、食品加工等八大产业集群,工程机械及汽车配件被确定为省级重点产业集群。实施技改扩能过亿元项目70个,其中省重点项目10个,完成技改投入134亿元,增长22.9%。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352家,增加39家;纳税过亿元企业6家,增加1家,过千万元企业38家,增加5家;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320亿元、利税158亿元、利润90亿元,分别增长16%15%15.1%。与中钢研集团、福州大学达成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新增省级科技创新平台10家,其中院士工作站1家、企业技术中心3家;23个项目列入省技术创新项目;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总数达到1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24.4%,比年初提高1.2个百分点。新增中国驰名商标1件、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件、山东省著名商标5件、山东名牌1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76亿元,增长10%。服务业发展提档升级。实施“跨越发展行动计划”,集中培植银宝、富世康、新合作等十大服务业骨干企业,加快亿丰汽贸城、农产品冷链物流园、鑫旺金融中心等37个重点项目建设,义乌国际商贸城一期投入运营,春秋古城展示区建成开园。提升完善以特色街区、放心厨房工程、农超对接等为重点内容的城乡流通服务体系。成功举办第十一届桃花旅游节、第五届金秋品桃节和桃木旅游商品创新设计大赛,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5.4亿元,桃木旅游商品荣获“中国休闲创新奖”。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28.8亿元,增长11.6%

城乡面貌得到新改观。委托清华大学开展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启动全域肥城规划,完成市高新区规划修编和市新兴产业园区规划编制。建成百信广场和清风阁,完成军民路、龙山路中段维修改造,投资3亿元的60公里城区供热管网改造全面完成。文广大厦、农业服务中心、武装部大楼基本完工,桃都广场、上城国际等城市新地标加速崛起,龙山河带状公园二期、市民广场、文化中心等工程顺利推进。开展城市绿荫行动,实施道路、停车场、公厕、垃圾转运站等基础设施功能性改造,建成文化南路、环山路、供电公司西侧、环保局东邻4处便民市场。石横镇被列为山东省“百镇建设示范行动”示范镇,汶阳镇、湖屯镇、安庄镇被列为泰安市级示范镇。稳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和旧村改造,新建和改造农村住房1.3万户,被评为全省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先进县。加快实施镇村“四化两处理”,镇街全部建成垃圾压缩站,完成10处镇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体制初步形成。国家级和省级生态乡镇分别达到3个和8个。完成莱肥路肥城段改造。建设改造农村公路62公里。深入开展“四城联创”,举全市之力推进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城区环境卫生质量和管理秩序大幅提升,一次性通过全国爱卫办专家暗访。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市、中国人居环境奖、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山东省优秀旅游城市创建工作扎实推进,荣获山东省人居环境奖、省级节水型城市。

民生福祉得到新改善。全年民生支出23.4亿元,增长22.8%,高出一般预算支出3.8个百分点。10件民生实事基本完成。14处农村初中餐厅、宿舍和西区中学、幼儿园主体完工,新建改建10处镇街幼儿园,职教中心一期启动建设,新城中学改造升级为桃都中学,农村办学条件全部达到省定标准,城区教育一体化稳步推进。加大卫生惠民力度,在泰安市率先推行“先诊疗、后付费”模式,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药品均价下降39%,群众年节支1700多万元。新农合住院报销比例比上年提高10%。市人民医院怡和院区、王瓜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投入使用。启动了城镇居民、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泰安市级统筹工作,各项社保待遇社会化发放率100%。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年4560元和2200元,农村五保集中和分散供养标准分别提高到3400元和2400元。低保重度残疾人生活补贴提高到每人每年840元。城镇就业再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分别完成年度任务的156%160%。新建各类保障性住房2520套、19.8万平方米。新增公交线路3条、车辆65台、停车保养场1处。建成220个农村文化广场,成功举办农民文化艺术节,被命名为“中国桃文化之乡”。完成64个行政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和4个镇街的健身广场建设。连续5年获得泰安市人口计生工作创新一等奖。气象、史志、档案、对台、体育、老龄、工商联、残疾人、外事侨务、民族宗教、广播电视、矿区农村搬迁、妇女儿童、双拥共建、人民防空和民兵预备役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发展环境得到新提升。开展“服务发展、提质增效”纪律作风集中教育整顿活动,推行机关中层干部轮岗和服务质效即时评议制度。在全省率先组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服务中心。深入推进“六五”普法、“五五”依法治市工作和农村文明创建“三个三”工程。扎实开展“行政程序年”、“统计基层基础规范提升月”活动。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暂停或调整各类审批事项58项,行政审批“肥城模式”获“中国十大社会管理创新”奖。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215件,办复率100%。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年”活动,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大力推进治安防控网络建设,深入开展社会治安严打整治,不断完善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承办或迎接了全省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现场会,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经验交流现场会、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会和城乡文明牵手共建经验交流会。

总结一年来的工作,我们深刻地体会到:面对挑战和困难,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以科学的谋划引领发展;必须自加压力、砺志争先,以高远的境界提升发展;必须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以统筹的方法推进发展;必须突破陈规、奋发进取,以创新的作为加快发展;必须只争朝夕、雷厉风行,以高效的落实保障发展。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积极应对挑战,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这是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历届市领导班子齐心协力、共同奋斗的结果,是全市人民拼搏实干、攻坚克难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向驻肥单位干部职工和驻肥部队、武警官兵,向关心支持肥城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与先进地区相比,经济总量还不够大,综合实力还不够强;产业素质不够高、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不够快,支撑区域发展的大企业、大项目、大品牌还比较少,人才、土地、资金等发展要素的制约依然突出;农业特色产业优势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农民稳定增收的基础还不牢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任务还很繁重;经济发展环境还有待进一步优化;少数政府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不强、办事效率不高、工作作风不实,行政效能和作风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对这些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3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一方面,当前我国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经济企稳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经济形势还比较严峻。另一方面,党的十八大为我国新一轮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陆续出台的一系列新政策、新措施孕育着新的发展机遇,特别是随着改革力度不断加大、新型城镇化深入推进,我国必将迎来新的发展热潮。纵观市内,经过全市上下多年来坚持不懈的拼搏奋斗,我市具备了良好的发展基础,积蓄了巨大的发展潜能。我们既要看到形势的不利方面,增强危机感和压力感,更要看到发展的有利条件,坚定必胜信心,化挑战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科学谋划,积极作为,做到稳中求进、稳中求好、稳中求快,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水平!

今年政府工作总的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省委、泰安市委全委会、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围绕“打造中国桃都、建设美好肥城、共筑幸福家园”的奋斗目标,扎实开展“项目招商推进年、创新发展提升年”活动,突出项目建设、创新转型、城乡统筹、生态发展、文化繁荣和民生改善六大重点,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加快建设现代魅力桃都、幸福美丽乡村。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市内生产总值增长11%,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外贸进出口额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3%14%;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37‰以内;完成节能减排等约束性指标。围绕上述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项目带动,在县域经济跨越争先上实现新突破

整体提升肥城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提升肥城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实现争先进位、跨越发展,始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必须举全市之力加快推进。

持续加大招商争取力度。精心策划招商项目,每季度策划推介20个以上科技含量高、对客商有吸引力的大项目、好项目,重点策划延伸产业链条、补充产业短板的重大项目。实行镇街和重点部门部分领导干部专职抓招商制度,整合全市力量,打破镇街界限,统一调配专业招商人员,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等地区蹲点招商。突出产业招商、商会招商、以商招商,特别是发挥好现有骨干企业的招商主体作用,切实提高招商质效。建立全市招商信息共享平台。修订招商引资政策和考核办法,完善“飞地政策”,着力打造政策效应的“洼地”、项目聚集的“高地”。主动对接世界500强和“国”字号、“央”字号企业,继续在招大引强上实现突破。全年新引进过亿元项目90个以上,到位资金增长21%以上。抓住新一轮中央刺激经济发展的政策机遇,密切跟踪国家产业政策、投资动向,精心策划包装并积极对上争取基础设施类、科技发展类、社会民生类项目,重点做好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市、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联动示范基地、济南都市圈、鲁西经济带配套政策的争取工作,确保全年对上争取到位无偿资金增长20%以上。

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调整完善指挥部运作体制,突出策划招商和项目推进功能,全力加快61个包保在建重点项目建设。继续完善重点项目联合预审推进机制,年内实施两次以上项目集中开工。加大已签约项目推进力度,确保40个左右的过亿元项目正月初八开工建设。精心组织项目会战活动,着力解决供地、融资、清障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全力加快恒基新材料二期、义乌国际商贸城二期、一滕纤维素醚、120万吨海晶制盐等70个续建重点项目建设。全年新建续建投资过亿元项目125个以上,完成投资160亿元以上,其中15个列入泰安市级以上扶持重点,竣工投产60个以上。

加快各类园区发展步伐。园区是县域经济重要的增长极,必须紧紧抓住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充填两大任务统筹推进、重点突破。市高新区,在加快道路、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着力加快亿丰汽贸城、F55果糖等15个重点项目建设,密切与中铝、柳工等大企业集团的联络对接,力争年内引进5个投资过5亿元、3个过10亿元的项目。市新兴产业园区,开展好“基础设施建设年”和“招商引资突破年”活动,初步搭建起“三纵六横”的路网框架,基本完成区内10平方公里内“九通一平”任务;推进滨河国际物流园、紫外线光源固化等重点项目建设,盯住“四新一高”,年内引进过亿元项目5个以上,其中国内500强企业投资项目不少于2个。肥城现代盐化工园区,加快建设胜利化工150万吨制盐、海晶120万吨精制盐、省盐业公司120万吨制盐和6万吨药用盐项目,着力推进污水处理、园区道路和服务中心建设。石横、汶边、老城、湖屯等工业园区、物流园区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充填进度,其他镇街要高效落实“飞地政策”,积极向园区招引项目,全力提高园区发展水平。

整体提升镇域经济实力。制定加快镇域经济发展的意见,改革镇街考核办法,实施强镇扩权,实行类别化、差异化考核,鼓励镇街错位竞争、特色发展,着力打造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有较高知名度的经济强镇。市高新区、新城街道、石横镇作为优化发展区域,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增长20%以上;重点开发区域内的新兴产业园区(仪阳镇)、老城街道、王瓜店街道、湖屯镇、汶阳镇、边院镇、安庄镇等按照所在园区及城镇的产业、功能定位,突出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和地方财政收入均增长20%以上;生态保护发展区域的潮泉镇、桃园镇、王庄镇、安站镇和孙伯镇,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旅游业等相关产业,每个镇年内至少向其他园区引进1个过亿元项目。北部环山路两侧、汶河北岸、一级水源保护地以及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生态湿地、文物保护区等作为禁止开发区域,严禁工业化开发,严格依法保护。

(二)坚持培大育强,在推进工业转型升级上实现新突破

培强壮大骨干企业。深入实施结构调整“1371”工程,以产业龙头为依托,按照“九个一”的标准,延伸产业链条,膨胀发展工程机械及汽车配件、玻纤制品、盐化工、食品加工等八大产业集群,年内主营业务收入突破350亿元。实施骨干企业培植计划,建立重点企业培植库,实行“一企一策”,通过“强强联合”、项目建设、技术创新等手段,促进骨干企业膨胀壮大,年内主营业务收入过10亿元、20亿元的企业分别增加10家和5家。引导企业加大产品研发和技术改造投入,完成技改投资120亿元,增长20%。重点抓好1万吨碳酸锂、6万吨药用盐等30个重点技改项目。全年新增规模企业40家。鼓励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加快一滕化工、三英纤维上市进程,做好泰鹏无纺、瑞福锂业等上市后备资源的前期准备工作。充分发挥“建安之乡”的优势,鼓励建筑企业内引外联、做大做强,力争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00亿元。

递进培植中小微企业。实施中小微企业“递进培植工程”,市、镇街两级分别选择50家、180家中小微企业,作为培植重点,倾力扶持、集中打造,促其提档升级。持续优化发展环境,切实提高中小微企业在信用担保、用地供应、人才引进、项目扶持、信息中介等方面的服务水平,着力破解中小微企业的用工难、融资难。开展全民创业行动,加强创业主体孵化、培育、辅导和服务,以义乌国际商贸城为中心,以市高新区、新兴产业园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依托,建设全民创业辅导基地,年内培育2家省级小企业创业辅导基地,激发全民创业热情,努力营造“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企业创新业、全民创大业”的浓厚氛围。

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瞄准“两地、两国、两洲”和苏闽浙、北上广及省内“济青”等外商聚集区开展招商活动;全力加快三英玻纤复合板(FRP)、枫叶鸭曾祖代繁育场等外资项目建设,积极引导澳亚现代牧场、隆泰金属等企业增资扩股,努力扩大利用外资规模,确保年内到位外资4500万美元。鼓励阿斯德、泰山轮胎、泰鹏集团、傲饰集团等骨干出口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年内建成山东省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创建3个山东省国际知名品牌。深入挖掘桃木工艺品、新型建材和农产品加工等行业企业潜力,培植更多的出口增长点。健全完善外派劳务服务平台运行机制,促进对外经济合作稳步健康发展。

加快培育高新产业。把培植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推动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全力推进。切实加快市高新区和市新兴产业园区科技孵化器建设,做大做强众成饲料、泰鹏无纺、一滕化工、宏源环保、瑞泰纤维素、昌盛石墨电极、鲁变电工等10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坚持高性能纤维材料、新型数字化装备等10个优先发展方向,加快中铝强磁材料、中节能生物质发电、大唐光伏发电、UPC风电等项目的落地进程,突出抓好金塔机械、依诺维强磁材料、LED立体光源、三英纤维、大庚玻纤等企业扩规提质,努力形成以稀土强磁、玻纤格栅为重点的新材料产业基地,以酒精成套设备、立体光源为重点的新节能环保产业基地,以太阳能、风力发电和生物质成型燃料为重点的新能源产业基地。全年新增泰安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5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产值占比分别提高1个和1.5个百分点。

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大力开展“创新发展提升年”活动,深入实施“招才引智”行动、“百名高层次人才进肥城”计划和“百名专家肥城行”活动,吸引高层次人才带项目、带团队、带技术、带资金来肥城创新创业。年内引进各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100名以上,力争在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人才上实现突破。集中培育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深化与清华大学、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福州大学、美国加州大学等高等院所的政产学研合作。重点抓好甲酸节能降耗、高强度焊丝等10个省级技术创新项目。加快“品牌肥城”建设,年内争创中国驰名商标2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件,省著名商标4件、山东名牌2件。

(三)坚持富民增收,在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上实现新突破

大力培植特色优势产业。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发展以有机蔬菜、两菜一粮为主的蔬菜产业,以肥城桃、核桃为主的林果产业,以枫叶鸭、雪山草鸡、奶牛为主的畜牧养殖业,以绿化景观苗木、经济林苗木为主的苗木花卉业。全年新增瓜菜种植面积1万亩、“三品”认证面积2万亩、苗木花卉基地面积8000亩,优质果品总产量达到2亿公斤以上,全市标准化规模饲养场区发展到440个,畜禽规模饲养比重达到78%以上。大力引进各类农业龙头企业,鼓励银宝集团、永惠枫叶、泰安澳亚、泰安立华、众成饲料、嘉安远隆、坤庆公司等农业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强化农产品质量管理,深入推进农业投入品专项整治工作。建成集监控指挥、质量检测、科技服务于一体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监管中心。年内新增泰安市级龙头企业10家以上、农产品注册商标10件以上,力争肥城桃成功创建中国驰名商标。

加快农业园区基地发展。农业园区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坚持“规划引领、效益为先”的原则,搞好农业片区规划,着力构建以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龙头、以镇街示范园为支撑、以村标准化示范基地为基础的农业园区生产经营体系。加快推进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示范区、辐射区建设,建立会展中心长效运营机制,办好第八届国际有机农产品博览会和肥城特色农产品展销活动。加快镇街农业示范园建设,制定统一的市级蔬菜示范园、养殖示范场和经济林示范园验收标准。强化村级标准化基地建设,突出抓好有机蔬菜转换期和认证基地挂牌管理,开展标准化规模饲养场示范创建活动。力争发展市级农业示范园10个以上、各类标准化生产基地50个以上。

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扎实推进以“六项改革、一个平台”为重点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加快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集体建设土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小型水利设施产权、养殖水面经营权的确权、颁证和抵押,推动农村生产要素加速流动,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鼓励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流转市场,年内流转土地1.5万亩。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联合社,规范提升农村合作组织发展水平,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650个、示范社150个。鼓励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和农民,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双赢的合作机制,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

切实强化农业基础支撑。深化“3+2”强村固基工程,扎实做好农业科技入户和农民大培训工作,全年完成农民培训2万人次,推广农业主导品种30个、主推技术40项。统筹推进全国高效节水灌溉试点县、引黄供水、农村饮水安全提升、河道治理、小型水库除险加固等重点水利工程。做好矿坑水综合利用工作。继续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成群将湖备用水源地,成功争创全省水生态文明城市。坚决守住“土地红线”,高标准推进土地综合整治、工矿废弃地整治利用、中低产田改造等土地整理项目。加快现代农机产业园建设,全面提升农机装备化水平,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5.5%

(四)坚持优化升级,在繁荣发展服务业上实现新突破

提升发展商贸物流业。编制实施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积极推进市高新区、古店新区和市新兴产业园区等区域商业中心建设,加快新合作购物中心、上城国际、蓝色港湾等商业聚集区建设,集中打造桃木旅游商品城、春秋古城、商业金街、美食街、江南水乡风情街等特色商业街区。突出抓好桃都农贸城、鲁中桃园农产品物流园等物流中心和义乌国际商贸城、亿丰汽贸城、桃都电子城、亿嘉装饰城等专业市场建设。规划建设再生资源回收市场。加快推进“农超”、“农商”、“农社”双向对接。深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加快标准化农家店建设,鼓励发展直营店,规范发展加盟店,力争新建或改造农家店60个。抓好“营改增”试点工作,推进骨干工业企业主辅分离。

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抓好文化中心、文广大厦、电视塔等文化项目建设,建成肥城书画艺术馆。努力提高文化产业发展水平,规划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形成以文化中心为核心的文化产业聚集区,打造鲁中文化产业发展高地。加快春秋古城、世上桃源旅游度假区、中华儒商文化产业园、翦云山肥子国文化园等在建项目建设进度。完善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优化整合旅游资源,加大旅游景点推介,培强壮大骨干旅游企业。积极推进翦云山、云蒙山提档升级,努力促进云蒙山景区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确保我市成功创建山东省优秀旅游城市。进一步提高桃木旅游商品设计、生产、加工、销售水平,将其打造成国家级旅游文化产品品牌。精心办好“两节一赛”。全年完成游客接待15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8亿元。

加快发展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制定激励政策,积极吸引市外金融机构来我市开设分支机构,增加营业网点,加大对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资金支持力度。推动兴业银行大厦、民丰村镇银行大厦开工建设。加快发展典当、担保业、融资租赁、股权基金、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业态,积极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完善信用担保机制,形成金融机构聚集、业态齐全、创新活跃、信用良好的金融生态体系。加快发展信息服务、社区服务和服务外包等新兴产业。充分发挥政府投融资平台作用,建立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全面实施税源专业化管理,持续推进依法治税,大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着力提升财政资金精细化管理水平。

(五)坚持统筹发展,在加快新型城镇化上实现新突破

全面提升城市品质。以“人文、生态、宜居、精致”为目标,搞好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与总体形象设计,深化各项专业和详细规划。完成龙山河带状公园二期、新合作大楼等25个续建项目,铺开商会大厦、供电大厦、露天博物馆、文昌阁、台湾商业中心等新建项目,打造园林城市、笑园和德园雕塑等文化标志项目,抓好文化路和文化南路西延、凤山大街北延、肥桃路东延等道路建设。实施主干道亮化工程,提高城区亮化水平。坚持片区开发、组团建设,实施“火车站+老城片区”、康王河沿岸片区、沙窝片区、古店新区、城北片区等区域开发。加快“引汶入城”,年内实现向城区和边院供水。推进智慧城市试点工作,加快数字化城管建设,全面提升城市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树立全域肥城的理念,启动小城镇新一轮总体规划修编,完成重点镇控制性详规编制。加快建设以新城、高新区、老城、王瓜店、仪阳为核心,以石横、湖屯、安庄、“汶边”为呼应的“五大组团”,构建布局合理、功能明晰、产业发达、生态良好、相对独立、优势互补的“两带三区四园五组团”特色发展格局。开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突出抓好绿化、亮化、美化和硬化,完善道路、供水、供电、供气、供热、通讯、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加快镇中村改造步伐,着力推进20个农村示范社区建设,年内完成社区建筑面积100万平方米以上。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开展“四城联创”,推进“青山绿水”和“美丽乡村”行动计划。加快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水环境质量改善、大气污染治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四大工程”。推进粪便无害化处理厂、汶边污水处理厂和康汇污水处理厂支管网建设,加快石横电厂脱硝工程改造,配套完善丰泉垃圾无害化处理中心,完善城市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年内“创卫”通过全国爱卫办的技术评估和综合评审,“创模”通过省环保厅和国家环保部的技术评估。实施损毁山体治理工程,加大对境内矿产和山体的保护力度,严厉查处无证开采、超期开采和越界开采。加快100个行政村主要街道硬化进程,培育20个“桃都美丽乡村”示范样板村。坚持“全民植树、绿满肥城”,年内新增植树造林5万亩、城市绿化30万平方米。倡导低碳生活方式,推行清洁生产,积极推广应用新材料、新能源,打造一批低碳社区、低碳建筑示范样板。加强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强化责任考核,确保完成万元GDP能耗下降3.9%的目标任务。

(六)坚持以人为本,在保障改善民生上实现新突破

提高就业社保水平。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年内实现城镇新增就业再就业9000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3000人次。积极推动社保扩面、低保提标,确保各类社会保险参保率全部达到95%以上。加快惠民小区东区400套经济适用房建设,完成惠民小区三期经济适用房配套工程,解决600户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建立健全以“六个一”为主要内容的扶贫帮困长效机制,切实保障好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协调发展社会事业。以争创全国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地区为目标,优化城乡中小学布局,改造提升农村幼儿园,启动建设桃都小学、桃花源小学,改扩建第二职业中专为城区普通高中,加快推进职教中心校建设,完成西区中学、幼儿园和农村初中食宿设施工程。深化教育内部改革,加强教师岗位管理,激发内部活力。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开展新农合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工作,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完成市人民医院门诊病房综合楼和市精神卫生中心康复综合楼建设。办好农民文化节等文化惠民活动,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实施“六个十”示范项目创建活动和农村文化“四进”工程。启动全市可移动文物普查活动,加大非遗保护和传承力度,积极争创首届文化强省建设先进市。完善社区管理机制,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帮扶救助弱势群体,实施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救助工程。加强计生专职队伍建设,深入推进计划生育“基础提升年”活动。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继续全面做好统计、气象、史志、档案、对台、工商联、广播电视、外事侨务、妇女儿童、双拥共建、人民防空、民兵预备役和矿区农村搬迁等工作。

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扎实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充分发挥公共行政服务中心、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服务中心等“两个中心七大平台”的作用,全面推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群众听证制度。规范完善市镇村三级便民服务网络建设。深化“平安肥城”、“法治肥城”、“文明肥城”建设,做好“六五”普法和“五五”依法治市工作,推进社会化、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开展安全生产综合整治,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完善公共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成功创建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市。

各位代表!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今年继续办好10件民生实事,在学校建设、新农合新农保提标、公交线路优化、城乡供水提升等方面惠及于民,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三、努力建设为民务实清廉的人民政府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我们将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大兴学习调研之风,践行务实为民之责,严守依法行政之规,弘扬勤政清廉之气,努力开创政府工作的新局面。

全力打造学习型政府。深入开展以学理论、学政策、学经济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树立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风气。建立完善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坚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切实提高政府科学民主决策水平。特别是对事关肥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寻求措施办法,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全力打造实干型政府。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发扬崇尚实干、务实苦干、高效快干的精神,雷厉风行抓工作,风风火火干事业。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对重大事项、重要工作、重点项目,任务到人、卡死时限,明确责任、抓好落实。大力倡导一线工作法,实行问题销号制度,在解决问题上下功夫。加强政务督查,强化行政问责,形成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浓厚氛围。

全力打造服务型政府。继续开展作风效能建设主题活动。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窗口服务即时评议制度,加强公共行政服务智能化建设。深入开展发展环境专项治理活动,健全“365投诉热线”运行机制,扎实解决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整合各类载体平台,不断扩展服务内涵、提高服务效率。努力实现服务客商“零距离”、企业经营“零干扰”、工作质量“零差错”。

全力打造法治型政府。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强化行政执法监督,规范行政执法程序。坚持向人大报告和政协通报制度,认真落实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大力开展“网络问政”,办好“市长信箱”,开通政务微博,深化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推行公共权力网上公开运行,全面提高依法办事、规范行政水平。

全力打造勤廉型政府。认真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切实加强经济责任审计,深入推进制度防腐、科技防腐。规范土地出让、建设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等公共资源管理。坚决反对铺张浪费,严格控制一般性行政支出,严格控制和压缩“三公”消费,树立勤政廉政、务实节俭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我们肩负的是百万桃都人民的重托,绘就的是美好肥城的壮丽画卷,责任重于泰山,使命崇高神圣。让我们在中共肥城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解放思想,同心同德,开拓创新,务实奋进,为“打造中国桃都、建设美好肥城、共筑幸福家园”而努力奋斗!

推荐访问: 肥城市 政府工作报告 肥城市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精诚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精诚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精诚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022334号